“住在村委會辦公樓隔壁的蒙奶奶,有事沒事都愛到這里和我嘮嗑,蒙奶奶說的本地壯話,我連聽帶猜大概聽懂一半。”徐金平說,他說的普通話,她可能也聽懂一半。就是這樣的一半一半,也不影響他們彼此間的交流。她喜歡找個由頭到村委會來,送一把青菜,或問個什么無關(guān)緊要的事。反正只要大院的門開著,她就到院子里溜達(dá),見到徐金平就滿心歡喜地打招呼。
徐金平為人低調(diào),衣著樸素,如果不特意介紹,人們會以為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鄉(xiāng)村干部。其實(shí)他是河池學(xué)院的教師,安徽安慶人。2021年4月,單位選派他到環(huán)江毛南族自治縣川山鎮(zhèn)樂衣村任駐村第一書記。他不會講壯話,跟村里一些老人溝通大多靠手語和表情。他說和老百姓打交道,只要臉上帶著微笑,就不會碰到什么尷尬的事。
蒙奶奶的行為有點(diǎn)異常,徐金平不知道她為什么總喜歡往村委會跑。
通過了解才知道,蒙奶奶40多歲守寡,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。現(xiàn)在她自己一個人住在老屋,大兒子住隔壁,二兒子外出務(wù)工,女兒遠(yuǎn)嫁桂林。大兒子每月給她20斤米,平時少有語言交流,更沒有噓寒問暖。村里也沒有人愿意搭理她,覺得她性格古怪孤僻。
村里有人說,她做老人沒有老人的樣子。她身體還利索時,和小兒子居住,幫小兒子干活帶孩子,理應(yīng)由小兒子奉養(yǎng)。現(xiàn)在小兒子全家去柳州打工,老人有時懶得架鍋?zhàn)鲲垼蜕侠洗蠹乙ㄒ煌耄洗笙眿D就給她臉色:“你為什么不跟他們到柳州生活去!”
一天中午,她又來到徐金平的辦公室門口,天氣很冷,徐金平讓她進(jìn)屋坐下,給她倒了一杯熱水,問她女兒來電話了嗎?小兒子現(xiàn)在情況怎么樣?她只是一個勁地?fù)u頭。徐金平又問:“您吃飯了沒有?”她沒有回答,突然就嗚嗚地哭起來,像個委屈無助的孩子。這情景讓徐金平不知所措……
等情緒平靜后,她對徐金平說,從來沒人問過她吃飯的事,沒有人關(guān)心她的死活……
徐金平說,您兒子可能不善于表達(dá),他們還供養(yǎng)著您呢,怎么不管您的死活?他們也不容易啊!
徐金平到廚房煮了一碗雞蛋面端給她。那天,他們像久別的母子一樣聊了很久。
她說,她已經(jīng)十多年沒到街上了,想買一雙棉鞋。因?yàn)樯铰窂澏福思蚁铀抢先耍緳C(jī)不愿意搭載她。他兒子也放話:誰帶她出去,出了事誰負(fù)責(zé)。
送走了蒙奶奶,徐金平陷入了沉思:母子不和,事出有因。如何化解?做兒子的應(yīng)該主動認(rèn)錯,這是和解之癥結(jié)所在。
有一天,徐金平對她說:“蒙奶奶,今天我去木論街買菜,上次您說要買棉鞋什么的,我載您去吧。”
她說:“真的,帶上我?不怕別人說閑話?”
“能有什么閑話啊!您放心。”
蒙奶奶顯然非常高興,她回家換了一身新衣裳,臉上泛著孩子似的微紅羞赧。徐金平扶她上了車。她說她從來沒坐過小汽車。
徐金平擔(dān)心她暈車,車窗半開,而且車速控制在30碼左右。樂衣村到木論街,10多公里山路,正常開車,就是半小時的車程。因?yàn)槊赡棠虝炣嚕咦咄M#牧艘粋€多小時。
蒙奶奶說,好久沒趕集了,現(xiàn)在街上全是亮亮的玻璃門窗,圩亭寬敞,都是洋泥路(水泥路),變化好大啊。那天,她買了棉鞋、棉衣、棉褲、襪子,還買了4個蘋果。上車時,她把蘋果硬塞給徐金平。徐金平知道,這樣的好意不能拒絕。
后來,徐金平還開車帶她去附近的下南街、川山街轉(zhuǎn)了一圈,她居然不暈車了,高興得像個孩子似的。
她說,她是個苦命的人,5歲時,母親就病逝了,好不容易嫁了個男人,男人也命不好,中年時就離世了,丟下自己和孩子,生活窮困,遭人瞧不起,好不容易子女長大,又各奔東西,唉……
“蒙奶奶,您別這么說,您兒子其實(shí)心里都想著您哩,供您吃穿。為了養(yǎng)家糊口,他們打拼過日子,不容易,您就大人大量。”
回來后,徐金平和幫扶干部去蒙奶奶的大兒子家走訪,聊家常,了 解到她大兒子對母親埋怨的緣由:“她做事不公平,總是寵著弟弟,分家時一把鋤頭都沒有給我留下。”
徐金平說:“做兒子的,也不必計(jì)較老人家的陳年舊事。我知道你盡了兒子的責(zé)任了,現(xiàn)在就差幾句好話。明天晚上,我上你家喝酒,歡迎不?”
“當(dāng)然歡迎,難得有干部來家做客。”大兒子很爽快。
徐金平說:“我有一個條件,你必須親自去請你母親一起過來吃飯。”
徐金平知道當(dāng)?shù)厝松铍m然不富裕,但他們很熱情,要面子,男女都喜歡喝一杯。
第二天晚上,徐金平拎了一盒蛋糕,對村里的幾位老黨員說:“走,咱們喝酒去。”徐金平是從幫扶手冊上知道這天是蒙奶奶76歲的生日。進(jìn)門后,他對蒙奶奶說:“這是您大兒媳委托我給您訂的蛋糕。祝您生日快樂,壽比南山!”蒙奶奶的眼里淚光閃閃,她說自己的生日也配得上吃這么珍貴的蛋糕!
席間,蒙奶奶大兒子給她夾了一塊雞胸脯肉,還說了道歉的話。蒙奶奶淚眼婆娑:“我不怪你兒子,是我做得不好。”
母子多年的心結(jié)打開了。從來不喝酒的徐金平,那晚喝醉了。
是的,每個母親的心里都住她的兒女。蒙奶奶的心里住著一個完美兒子的糅合體——兒子的勤勞樸實(shí)和駐村第一書記的善解人意。
(作者:韋靜寧)
河池日報(bào):https://h5.newaircloud.com/newsepaper/10170_115152_1438894_hcrb.html?pSlide=0&layoutSlide=8